近日,国内电动汽车充电行业龙头企业特锐德(300001)发布公告,公司电动汽车充电业务平台特来电的总充电量突破10亿度。“这个10亿度,说明充电量的增长已经进入快车道,也代表着公司投建的充电站开始进入盈利轨道。”公司董事长于德翔7月5日作客证券时报·e公司微访谈时介绍,公司很多投建的充电场站年投资收益已经超过30%,也就是说充电桩、工程、建设累计投资100万,每年将收益30万以上。
同时,国家发改委7月2日发布了《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》明确,免收电动汽车充电桩容量电费将延长至2025年。这将进一步利好特锐德的电动汽车充电业务。公司从2014年开始布局电动汽车充电业务,四年来,已经在全国288个城市,建设了19万个充电桩,占据全国43%的市场份额,市场占有率与覆盖率均是全国第一,充电总量全国第一,目前日充电量在340万度左右。
政策释放利好
于德翔认为,对于汽车充电企业,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上述《意见》是一个巨大利好,尤其对具备大规模数量充电桩的运营企业。“免除容量电费,将大大减轻充电投资的负担,比如一个装机容量为1000kW的充电站,设备含施工总投资约150万,基本电费约每年33万,占比20%;在未来减轻的是数以亿计的企业成本,直接提升了企业盈利能力。”
“这也是一剂强心针,政策的扶持让充电企业更加有信心继续投入到充电桩网络的建设中,从而减小充电桩与新能源汽车的配套矛盾,这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大有益处。”于德翔进一步分析,在用户方面,充电企业的成本降低,也将释放更多的红利给车主,应该会促进用户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热情。
同时,上述《意见》还提出,“完善峰谷电价形成机制,加大峰谷电价实施力度、运用价格信号引导电力削峰填谷”。于德翔介绍,这一点对于有序充电要求非常高,目前只有‘群管群控’的充电网能够做到,这条政策或许将导致电动汽车充电行业的运营模式发生变化。
目前,国内电动汽车充电行业内的从业企业不多,除了特锐德之外,还有国家电网、比亚迪、上海普天、浙江万马、星星等一些企业。在运营模式方面,大致分为两种:有的企业侧重于充电桩的制造,有的企业从研发、建设充电网,并以后期运营为主。特锐德的电动汽车充电业务运营模式属于后一种。
特锐德的充电网采用的是“群管群控”运营模式,充电网也是一个小型复杂的微电网:它对上连接着配电网,和电网间通过微调度形成智能互动,对下和电动汽车间形成安全智能充电和汽车大数据应用,对客户通过互联网链接需求和个性体验,在能源端实现低谷充电、高峰卖电,实现新能源车充新能源电。充电网涉及技术的多学科、控制的多系统、问题的多维度、应用的多场景,形成了高度复杂的汽车、能源、人之间的技术和应用的新链接、新融合。
实现平台化轻资产运营
而今,公司的电动汽车充电业务在“大系统卖电、大平台卖车、大合作租车、大数据修车、大支付金融、大客户电商”六大商业模式的基础上,又增加了一个新的运营模式:共建共赢。于德翔曾在今年4月给公司股东写过一封公开信,邀请大家一起来建充电网。他说,“通过共建能够快速推进充电网的规模,利用我们的技术、平台、运营的领先优势,掌握网络资源,掌握流量入口,实现未来以充电运营+数据增值服务的商业发展,实现公司平台化的轻资产运营。”
据悉,公司自今年4月份推进共建模式以来,目前已有25个城市推进共建,已有意向合作客户达到67个,已经落地项目21个。“今年下半年我们将会加大推广共建的速度,汇集更多的优质资源和社会力量,共同快速推进充电生态网的建设。”于德翔表示。
这个共建共赢的模式,可以在降低公司投入的同时,迅速扩大充电站建设的覆盖率,提高公司的市场份额。从而促使该业务尽快实现赢利。
于德翔曾在今年4月写给股东的公开信中表示,2018年,公司电动汽车充电业务的目标是将亏损减少至1亿元左右,争取达到盈亏平衡。
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来看,电动汽车充电业务未来将面临更大的市场空间。根据中国新能源汽车“十三五”规划,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00万辆,年产量将达到200万辆。到2025年,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比例达到20%以上,到2030年,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超过8000万辆。
据悉,目前电动汽车与充电桩比例为3.5:1,充电桩的发展依然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最大瓶颈,中国电动汽车的市场保有量已经超过200万辆。公共充电桩根据充电联盟公布的数据还不到30万个,还有很大差距。